韩国综艺火了一群中国人,你是不是对中国父母误解太深?
大家好,我是千妈。
一家人认认真真,满心欢喜的一起吃饭,几根面条,几碟小菜就能撑起热腾腾的生活。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
在这个时代,每一个人都经历了太多的苦痛和喜悦,中国人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,而把幸福变成食物,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。
中国人“餐桌文化”由来已久,每逢过节,亲友相聚,总与“吃饭”两个字分不开。餐桌之大,容得下世间万象,对一个家庭来说,餐桌也是教育孩子最好的场合。
最近有一档韩国综艺火了《在当地吃得开吗·中国篇》,这部综艺走进烟台,在中国人的饭桌上寻找家庭教育的意义,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各方的热烈讨论。
01、中国爸爸是甩手掌柜?那你就想错了!
时常在网上看到很多有关家庭教育的负面内容,“诈尸式育儿”、“丧偶式育儿”等各种新鲜词汇更是一路从年头火到年尾,在很多人心中留下这样一种形象:中国家庭父亲总是缺失的、中国爸爸不参与孩子成长、中国爸爸是甩手掌柜,可实际情况是中国的爸爸们都这么糟糕吗?
看了这部综艺,小编觉得其实中国爸爸也是可以很贴心的呢。
节目里一位年轻的奶爸,在吃饭时让妈妈先吃,自己则抱着女儿,仔细的把食物分成小块,细心的喂女儿吃饭。
另一边,在一群妈妈中,把年糕吹凉再喂给女儿的爸爸表现也值得称赞。
带着孩子来吃面的爸爸,在儿子暴风吸入两碗后,温柔地帮儿子把沾有酱汁的嘴角擦干净。
温柔不是妈妈们的专利,爸爸在家庭生活中也可以很温柔细心。
02、爸爸的幽默是家庭最好的治愈剂
在大家的传统印象里,中国父亲的形象总是:严肃、高大、不苟言笑。人们也常常用父爱如山这样的词汇形容父亲。实际上,这个年代的父亲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家长,而是幽默可亲的朋友。
一家三口围坐在桌旁,爸爸拿起刚炸好的面包虾,被烫到,一边呼气,一边不忘提醒母女两人小心烫,惹得一家人哈哈大笑。
爸爸一脸呆萌特别委屈的说,“我冒着生命危险告诉你们,你们这样对我不好吧?”
爸爸和女儿动作神同步,也太可爱了吧!
爸爸嘱托宝贝女儿要在位置上坐好,不管再大,在爸爸心里永远是个孩子。在给女儿分面时,女儿乖巧的说:“谢谢爸爸”。
小女孩剥好的第一只虾给了爸爸。
女儿看到虾烫到了爸爸,立刻关切的问爸爸怎么啦。
爸爸看到女儿吃炸酱面嘴角沾上了酱汁,呵呵呵笑但却故意不告诉女儿。
亲子关系困扰着很多的中国父母,太“近”怕溺爱,太“远”怕生疏,其实亲子关系很简单。父母的爱都渗透在一点一滴的小细节里,比如了解孩子的想法,读懂孩子的眼神,与孩子平等对话等等。
以上的父女关系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03、孩子有宠妈技能!你是不是还没发现?
妈妈带着小女儿出来吃饭,女儿用稚嫩的小手把最好吃的食物喂给妈妈吃。
妈妈自然地说“谢谢”,宝贝也甜甜地回答“不客气”。
现代社会中的熊孩子让人“”闻风丧胆”,如果背后还有个熊家长那就更可怕了。但其实大部分的孩子还是贴心且有礼貌的,有些甚至还为爸妈操碎了心。
在妈妈点餐的时候,孩子主动选好了餐桌的位置,
妈妈说要给食物拍照拍,他便乖乖地拿着筷子在一边等候。
吃东西的时候,不忘和妈妈分享美味的食物。
看妈妈要一口喝掉啤酒,他马上阻止,担心妈妈喝醉。
看到别人家这么温暖的小暖男,只想问,这样的天使宝贝是国家发的吗?
中国父母习惯了在孩子面前很坚强,良好的亲子关系并非单方面的付出,而是相互学习,相互依赖。
父母要学会放手,很多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做,可以适当的示弱,让孩子在接受照顾的同时也学会体谅、照顾父母。
04
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视频。
采访了很多不同的家庭,采访的主题是:如果你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人个共进晚餐,你会选谁?
成年人的答案总是五花八门,他们的回答里著名球星、伟人、企业家应有尽有,但是孩子的回答,却让人热泪盈眶。
孩子最想一起吃饭的人,就是爸爸妈妈。
和父母相比,孩子更愿意把时间留给父母,在一起简简单单地吃顿饭。
很多孩子关于幸福认知的建立就是在餐桌上。日落西山,一家人围坐桌前,畅聊生活琐事,是一项多么有烟火气息的家庭活动。
可如果餐桌上冷冷清清,孩子的幸福感会大打折扣。
同样,吃饭见人品。饭桌上的小小细节也能体现对待生活、食物、周围人的态度,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人的层次和教养。
节目中可爱的孩子,都映射着父母的影子。
那对很好的那对父女,我相信长大后的女儿也会像爸爸孝顺爷爷一样,孝顺自己的父亲;而那个贴心照顾妈妈的小男孩,也一定会成长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。
礼貌和体谅,都体现在点滴小事之中,家庭教育的养成,也尽在这一碗一筷之间。
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开心的吃上一顿饭,几碟小菜就能撑起热腾腾的生活。这就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。
喜欢千妈的文章,记得点赞关注哦!
